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师团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以“立德树人开拓创新,让技能点亮每一个学生的梦想”为团队建设理念,在团队负责人段峻教授带领下,不断发挥团队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被认定为双高专业群核心专业、省一流专业,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一、家国情怀有担当,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
团队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传承“用革命的精神,创办革命的学校”红色基因,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做党的教育事业坚守者、做学生成长引路者、做学生技能锻造者。创新团队扎根三秦大地,兢兢业业耕植于职业教育沃土,率先垂范有担当,主动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团队成员获得省级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技术能手1人,陕西省劳动竞赛标兵1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2人。

图1 团队教师获得的部分荣誉
二、创新发展有潜力,教育教学成果丰硕
团队成员牵头制定了“行业认可、国内采用、国际引用”的系列标准和资源。其中3项人才培养标准和23门课程标准被尼日利亚政府引用,牵头制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和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标准成为国家教学标准被采用,建成系列省级及以上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形成沉浸式“三实”人才培养新模式。团队先后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团队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编写规划教材5本,新形态教材2本,1本教材被评为“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教材获评“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2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与国家级规划教材
三、职教改革有内涵,产教融合形成深度
联合西门子、罗克韦尔等国际知名自动化企业,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建立有用、有景、有趣、有效的“四有”课堂,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不断探索。围绕产教融合科教融通,团队在校企合作、企业冠名订单班培养、现代学徒制和混合所有制办学方面做出了改革探索,并积极服务区域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建立西门子产业订单班,开展西门子S7-1200认证培训,对接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惠齐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作。团队获批院级以上项目53项,其中,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项目14项,横向项目21项,厅级立项9项,省职教成果1项,团队发表专利10项,科研论文35篇,其中获得省一级学会论文一等奖2篇,获得省一级学会论文三等奖1篇,全国高职院校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展“优秀成果奖”、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荣誉。
图3 西门子产业订单班
四、培养学生有质量,社会服务贡献突出
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多种途径培养品行高尚、才学出色、有担当、重情怀一代大学生。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多个统一,实现三全育人。与世界知名跨国公司西门子、西部超导、中兴通讯、海尔等开展校企合作,共育技能人才,学生就业率稳居95%以上。立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特色,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位居全国前列。团队成员担任全国行指委委员1人、专指委委员2人,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专家大赛裁判3人。先后为西诺医疗、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益秦集团、眉县职业教育中心、北人印机、礼泉职教中心、咸阳和力JMRH企业商会(等多家区域企业与单位的员工开展培训工作,年培训人数逾4000余人,获得企业好评。积极参与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省级师资培训项目,并为企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

图4 学生获得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
五、团队建设有机制,创新协作提升能力
团队成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通过名师辐射引领、“传帮带”作用、国内外访学研修、科研合作、应用技术研发等形式,建立了“校企协同、引育并举、分层并进”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长效机制,建成了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教授、博士为引领,技术能手、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主管为支撑的高水平团队。团队教师先后参与教育部“工匠之师”创新团队研修项目,“中德教育联盟培训项目”等国际化交流与培训项目,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图5 团队教师赴德国参加教育部“工匠之师”创新团队研修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