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哲,男,汉族,1982年1月出生,200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7月参加工作,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副教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名师,担任陕西省劳模工匠协会理事,省级创新工作室联盟副会长,主要从事职工创新科研工作与智能制造相关教学改革工作。
该同志在政治思想上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模范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把教书育人贯穿在工作中。先后荣获“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技术能手”、“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育部在线教育智慧教学之星”、“陕西省课程育人教学骨干”等荣誉称号。
一、传承劳模精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永担匠心育人使命
梁晓哲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尽职担当。从事教育工作17年来,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运用生动活泼的兴趣导学法,鼓励学生发挥其创造性。依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深度挖掘教学载体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创新开发了《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母校》等教学项目。如:基于疫情期间KN95口罩滚花刀加工案例,培养学生技术报国的使命担当意识;基于水井的创意加工案例,讲述“瑞金红井”的故事,培养学生“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之心;基于“工院先锋号火车”的加工案例,培养学生“为获得知识和技能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人民走出去”的陕工精神等。打造课程思政好课堂,将这些思政元素根植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引入课堂教学,将思政要素与技术、教学、产品高度结合,让每一节专业课都散发出鲜活的“德育光芒”。
2021年他主讲的《高速切削与五轴加工》课程获得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同年担任教育部职业教育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装备制造大类的课程思政授课专家。依托“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开展课程思政相关的国培班与交流讲座,受益13省市五十余所本科、高职、中职院校教师近万余人,为落实中省关于课程思政重大战略部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21年7月5日举行的陕西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同志在谈到教育战线工作时特别强调:“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梁晓哲同志坚守教育初心,推动思政与技术结合,德育与智育相融,主讲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高度肯定了该同志在推动课程思政重大战略中的标杆作用。
二、培育劳动品质,以赛促教强师技,以赛促学育英才
梁晓哲同志非常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师带徒理念,为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带领教师团队从立德树人、专业技术、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等多方面提升综合实力。深入企业、请教专家、磨炼技艺,将最前沿的行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他率先垂范,亲自参加全国第九届数控技能大赛教师组的比赛,给团队年轻教师和学生做出榜样,荣获陕西省赛区教师组赛项冠军,代表陕西省进入全国总决赛,并拿到了全国二等奖的成绩。践行了“匠心育人,师先行”的团队理念。截至目前,获评“陕西省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赛裁判”等荣誉称号,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晋升高级技师。
2023年受邀参与陕西省科学劳动研讨活动发表主题演讲,并撰写《基于职业教育一线的劳动教育思考与实践》发表在陕西省总工会创办的《劳动科学文集》。
他积极鼓励、悉心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生技能大赛屡创佳绩,连续三年获国家级奖项5项,成效显著。在他的积极推进下,学院形成了“敢于成为工匠”的师生共同成长的良好劳动生态,教风、学风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就业率提升至98.8%,专业对口率达到79.2%。所带学生涌现出一批以孔稳超为代表的陕西省劳模等能工巧匠,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三、发扬工匠精神,一线岗位迎挑战,踔厉奋发勇创新
梁晓哲同志坚持职教新理念,创新过程性教学效果自评体系。他深知“离开创新与实践,理论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积极发挥优秀党员的表率作用,坚持不懈地开展“匠心育人”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性地引入“匠心积分”考核评价体系,将“匠心育人”内涵深度融入岗位能力、对应职业能力;使用任务驱动法对学生品格塑造、职业能力培养、专业素质提升等进行积分考核评定,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在授课期间,基于匠心培育的教学方法受到了访问学校的朱静芝副省长的高度评价。
2018年“匠心育人”的师生情故事,打动了无数评委和观众,获得了陕西省“中国梦•劳动美”教科文卫体的职工演讲比赛一等奖,2019年,他的“匠心育人”创新教学方法得到全国教育教学专家以及陕西省大赛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荣获全国机械行指委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陕西省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同年,荣获教育部在线教育“智慧教学之星”以及陕西省课程育人“教学骨干”荣誉称号。
他坚持不懈带领团队突破极限,发挥开拓进取的工匠精神,勇于承担各类项目,指导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团队共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成果转化一项。指导团队师生荣获2020年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实现陕西省在该项目零的突破,省教育厅长刘建林同志亲自前往现场,与获奖师生合影留念。
2023年参与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项目结题,并完成了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规范、“双师型”教师认定、教师企业实践等三个标准,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教学团队的规范发展做出贡献。
四、践行劳模担当,实施跨界融合,支持区域发展
2022年梁晓哲同志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更加明确身上所承担的时代责任。与此同时,“梁晓哲智能制造创新工作室”也被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认定为省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在省总工会以及教科文卫体工会的大力支持下,作为工作室的领衔人,他全面参与成立“匠之基•零碳建造”创新工作室联盟并担任副会长职务。
主动响应省总工会“做服务工匠的工匠,做服务劳模的劳模”的时代号召,积极开创医工结合、文工结合、建工结合,联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院士团队、秦始皇陵博物院大国工匠、西安交大附属院博士团队、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等展开深入合作,在促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升级、秦始皇陵文物修复、一线医务人员创新等多方面领域取得进展,受到省总工会领导以及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领导的高度肯定。
团队目前在“文工结合”项目中正在为兵马俑文物修复提供专用定制多功能人性化工具以及辅助支撑设备。
在“建工结合”项目中,团队与全国知名的李安桂教授的团队就如何改善通风管道能耗进行深入研究,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在“医工结合”项目中,团队与西安交大一附院、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就各类现有医疗设备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共同提出了改进方案,为医疗工作者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技术保障。
同时,服务区域经济的项目也获得了多项中国国际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金奖以及挑战杯比赛一等奖多项,项目获得秦创原创业项目铜奖,被授予“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2023年受邀担任陕西省第七届职工科技节的项目评审工作,为陕西省职工创新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4月11日,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高洁一行来工作室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和学校产教融合情况开展专项调研,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徐富权、副主席夏明文、王薇,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惠朝阳、校长刘永亮、党委副书记贺天柱、工会主席张彬等出席活动。
在参观完陕西省劳模、工匠职工创新工作室-梁晓哲智能制造创新工作室时,高洁主席对职工创新开展“N工结合”项目以及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肯定。